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产程中指导产妇行与胎背同侧的侧俯卧位以矫正枕后位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取诊断为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指导研究组产妇与胎背同侧的侧俯卧位纠正胎位;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法、产程进展及胎儿、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头转正率为91.79%(55/60),对照组胎头转正率为56.7%(34/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1, P=0.000)。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91.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33/60)。研究组剖宫产率为8.3%(5/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2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25, P=0.000)。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潜伏期、活跃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胎先露速度明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513, P=0.014)。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 P=0.015);研究组阿氏评分4~7分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 P=0.027)。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165.05±70.97) mL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220.00±124.89) mL (t=2.963, P=0.004)。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侧俯卧位对纠正枕后位是有效的,可降低手术产率,提高产科的分娩质量,且方法简单,易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推荐文章
产程中改变体位法矫正枕后位效果观察
枕后位
侧俯卧位
分娩效果
体位纠正联合麻醉镇痛矫正枕后位的效果观察
麻醉镇痛分娩
体位管理
枕后位
自然分娩
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对产程的影响
枕后位
枕横位
产妇
自由体位
产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程中改变体位法矫正枕后位效果浅析
来源期刊 辽宁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枕后位 侧俯卧位 分娩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4.15
字数 2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芹 广东药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4 6 2.0 2.0
2 黄雨 广东药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大内科 7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枕后位
侧俯卧位
分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0424
21-1606/R
大16开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3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