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重力坝坝身管道布置形式对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浅埋式背管、联合承载坝内埋管和设垫层坝内埋管3种布置形式分别建立了管道与大坝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表明:3种布置下钢管的动应力均较小,管道布置形式对其影响不大;管道混凝土腰部和顶部的动应力均较大,属于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当管道部分露于坝体之外时,管道上弯段和斜直段动应力较大,特别是上弯段是抗震最不利之处;将管道全部埋入坝体能有效减小上述管段应力,抗震优势明显,钢管外是否设垫层影响很小。
推荐文章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坝体-地基-库水相互作用
黏弹性边界
流固耦合
抗震性能评价
重力坝折坡点高度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
水工建筑物
抗震性能
下游折坡点
数值模拟
重力坝
应力
位移
损伤
重力坝坝体开孔对大坝抗震性能的影响
重力坝
坝体开孔
抗震性能
非线性
ADINA
重力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极限抗震能力
重力坝
地震超载法
弥散裂缝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力坝坝身管道布置形式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浅埋式坝后背管 联合承载坝内埋管 设垫层坝内埋管 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732.4
字数 2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6.07.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平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119 6.0 10.0
2 伍鹤皋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0 1310 17.0 25.0
3 石长征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164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埋式坝后背管
联合承载坝内埋管
设垫层坝内埋管
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