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月形沙丘顶部稳定性是风沙地貌学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新月形沙丘的顶部稳定性,对于绿洲边缘风沙运动规律揭示、防沙工程建设和沙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民勤沙区新月形沙丘,通过测定沙丘各部位风速、风蚀风积和粒度等,分析了新月形沙丘顶部稳定机理.主风向(NW)作用是新月形沙丘最高点与沙脊线重合、沙丘前移和高度降低的过程;反向风(SE)作用是沙丘最高点与沙脊线分离、沙丘背风坡风蚀与沙丘增高的过程.由于研究区以NW风为主,新月形沙丘沿NW-SE方向前移,SE风只能风蚀减缓沙丘背风坡的坡度.人为干预将会阻止或减少从迎风坡向沙丘顶部输送沙量,使得新月形沙丘背风坡尤其是背风坡上部风蚀过程增强,新月形沙丘逐渐过渡为抛物线形沙丘.
推荐文章
新月形沙丘稳定性机理——以甘肃河西沙区为例
新月型沙丘
顶部
稳定性
河西沙区
河西沙区新月形沙丘形态参数观测
新月形沙丘
地貌特征参数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风速变化的初步研究
乌兰布和沙漠
新月形沙丘
表面气流
输沙率
小尺度新月形沙丘背风侧流场特性的大涡模拟分析
实验缩比
背风侧流场
大涡模拟
湍流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月形沙丘维持相对稳定的两种过程
来源期刊 中国沙漠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新月形沙丘 沙丘顶部 稳定性 民勤沙区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沙漠与沙漠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1-876
页数 分类号 S727.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15.002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亮 23 111 5.0 10.0
2 常兆丰 59 594 13.0 22.0
3 唐进年 30 382 13.0 19.0
4 张德魁 20 259 7.0 16.0
5 王祺 18 85 6.0 8.0
6 李易珺 4 0 0.0 0.0
7 张剑挥 12 21 3.0 3.0
8 王强强 11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月形沙丘
沙丘顶部
稳定性
民勤沙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沙漠
双月刊
1000-694X
62-1070/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1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7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