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重庆市第一批20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问题在于统筹意识较弱、保护的关系定位不明、保护的法规不完善、保护的组织管理欠缺、“保存”与“保护”的关系不明等,导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思维简单化,消极“保存”,欠缺发展动力,历史文化城镇逐渐衰败;二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措施商业化,过度“保护”,过度追求眼前利益,各种商业、旅游开发逐渐侵蚀了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研究提出建立实施效果评价模型予以监控、反馈以及修正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模型以“保存”与“保护”协调发展理念为引导,科学反映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保存”与“保护”的影响因子。评估模型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历史文化城镇政府在“保存”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为管理部门把握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特色
保护规划
山水城市
日本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的思考
城区保护
历史特征
文化意识
日本居民
传承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方法研究
重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特色风貌保护
保护方法
小城镇空间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耦合方法研究
小城镇
空间更新
历史文化保护
耦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保存”和“保护”理念引导的重庆市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建构研究
来源期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历史文化城镇 保存 保护 评估模型 建构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城乡规划与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2.29
字数 5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5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6 120 6.0 9.0
2 李云燕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2 166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文化城镇
保存
保护
评估模型
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双月刊
2095-6304
50-1208/TU
大9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建筑城规学院
78-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