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内径50.4 mm水平管道上进行气液两相流实验,实验介质是2种不同黏度的油,根据两相表观速度绘制流型图.使用段塞稳定性模型预测段塞流的转变边界.由于黏度增加阻碍大振幅波和滚动波的起波和波增,黏度大的液体出现段塞的临界液层高度高于黏度小的液体.段塞稳定性模型低估了大黏度液体的临界液层高度和临界表观速度.考虑液体黏性对段塞体内部湍流扰动的抑制作用以及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修正了Benjamin泡移动速度关系式.修正后的段塞稳定性模型对中、低黏度液体适应性较好,预测出现段塞流的临界条件和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推荐文章
气-液喷射器内两相流流型分析
气-液喷射器
两相流
流型
起伏非线性振动下倾斜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分析
气液两相流
起伏非线性振动
倾斜上升管
流型
螺旋管内油-水液液两相流流型
螺旋管
油-水液液两相流
流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黏性段塞稳定模型预测水平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转变 段塞流 分层流 油气混输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流体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359.1
字数 3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6.1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夷平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热工与能源计量技术研究所 16 15 2.0 2.0
2 全晓军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3 24 3.0 4.0
3 张进明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热工与能源计量技术研究所 38 88 4.0 8.0
4 姚新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热工与能源计量技术研究所 12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相流
流型转变
段塞流
分层流
油气混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