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加丹加铜矿带的典型矿床,成矿过程先后经历了沉积、构造热液叠加和氧化淋滤作用3个阶段.物相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氧化率均值63.9%,最小值7.8%,说明矿区的内氧化程度较高.影响矿区矿体氧化率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的埋深和断裂构造的类型及发育程度.矿体埋深的总体规律是随着矿体埋深的增大矿体的氧化率下降,埋深100~500m之间氧化率在40%左右,埋深小于100m,氧化率迅速增加到90%,在100 ~ 500m之间氧化率的波动可能是由于氧化面下方的次生富集带引起.矿区内发育的逆断层、褶皱轴部的张性断裂和层间断裂对于氧化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逆断层倾角一般较小,对于氧化率影响深度有限.褶皱轴部及其之间张性断裂构造透水性好,致使矿化物质活化、迁移,在有利部位表生富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体的氧化率.层间断裂带内在潜水面以上的部分伴随有地下水活动作用,形成了流沙层、溶洞,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矿体的氧化程度加大、成矿物质的溶蚀、贫化流失.
推荐文章
刚果(金)某铜钴矿基建探矿设计
层控
铜钴矿
南Ⅱ矿体
基建探矿
岩心钻探
刚果(金)Deziwa铜钴矿湿法冶炼工程总图设计
总图设计
厂址选择
总平面布置
道路运输
刚果(金)某铜钴矿选别工艺流程的探讨
铜钴矿
选矿试验
工艺流程
药剂制度
刚果(金)铜钴矿湿法冶金工程实例分析
氧化铜钴矿
硫化铜钴矿
除铁铝锰
两段沉钴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矿体氧化率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山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Sicomines 矿床氧化率 矿床成因 矿体埋深 断裂类型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有色矿山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6
字数 2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战锋 8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icomines
矿床氧化率
矿床成因
矿体埋深
断裂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山工程
双月刊
1672-609X
11-5068/TF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2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3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