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天然虎杖提取物(PCSZ)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复合,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通过分子模拟阐明了PCSZ,KH–550与PBS间的界面作用,探讨了界面作用对PBS/PCSZ,PBS/KH–550改性PCSZ (PCSZ+K)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Z只与PBS进行了共混,偶联剂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时,其乙氧基发生了水解。分子模拟表明提取物与PBS能够形成C=O…H—O;而偶联剂与提取物之间首先形成H—O…H—O,再通过偶联剂有机官能团—NH2与PBS形成静电吸附,同时未与偶联剂作用的提取物仍可与PBS形成C=O…H—O,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PBS/PCSZ+K复合材料的混合能和Huggins参数相对于PBS/PCSZ复合材料更低,其相容性更好,使得PBS/PCSZ+K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拉伸性能、疏水性均较PBS/PCSZ复合材料有所提高。
推荐文章
虎杖提取物对去卵巢小鼠下生殖道类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白藜芦醇
老年性阴道炎
虎杖植物雌激素
SiCf/SiC复合材料氮化硼(BN)界面层及其复合界面层研究进展
SiCf/Si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BN界面层
复合界面层
用动态力学分析技术评价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界面
塑料粘结炸药(PBX)
TATB
动态力学分析(DMA)
界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BS/天然虎杖提取物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工程塑料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虎杖提取物 聚丁二酸丁二酯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界面作用 分子模拟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321.2
字数 4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539.2016.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敏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73 1179 18.0 27.0
2 马晓燕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192 2448 25.0 40.0
3 宋洁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55 337 10.0 17.0
4 许小玲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2 42 4.0 4.0
5 延小雨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2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虎杖提取物
聚丁二酸丁二酯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界面作用
分子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塑料应用
月刊
1001-3539
37-1111/TQ
大16开
济南市天桥区田庄东路3号
24-42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8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9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