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理30 d的萌发率差异不大,故30 d的低温处理是打破已生根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当穴盘透气不良时,根长小于5 cm的种子易腐烂,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极少有腐烂现象,且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移入温室60d时,萌发率达到80%,远高于根长<5 cm的种子萌发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生根种子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大于3.0 mm或侧根数量大于10根时,上胚轴可优先萌发.
推荐文章
不同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凤丹种子
不同处理
萌发
解除休眠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凤丹
种子萌发
AgNO3
GA3
KT
TDZ
4℃
温度对凤丹种子萌发和上胚轴生长抑制的影响
凤丹
种子
萌发热抑制
上胚轴生长抑制
低温
凤丹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凤丹
种子
休眠
萌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园艺学 凤丹种子 赤霉素 低温处理 上胚轴休眠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7-5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68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园艺学
凤丹种子
赤霉素
低温处理
上胚轴休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