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长江中游沙市站的实测水沙、断面资料的分析表明,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对水沙变异存在一定滞后性.为了研究沙市河段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规律,从3个方面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①以沙市站多年平均枯水位下的断面面积作为滞后响应模型的特征变量;②引入“年组合流量”概念;③在模型迭代公式中使用分段函数,从而得到适用于沙市河段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利用模型迭代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计算精度R2处于0.7~0.8之间,可以很好地描述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规律.
推荐文章
长江宜昌—监利段河床冲淤对宜昌站水沙变化的响应
三峡工程
荆江
河床演变
宜昌站
水沙条件
黄河下游游荡段过流能力调整对水沙条件与断面形态的响应
主槽形态
水沙条件
过流能力
游荡段
黄河下游
监利站平滩面积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响应
水沙条件变化
冲积性河流
监利站
平滩面积
滞后响应
河床演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沙市段断面面积对水沙变异的滞后响应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水沙变异 滞后响应 断面面积 长江沙市站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江湖泥沙与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47
字数 5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8/ckyyb.201503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北林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53 313 11.0 15.0
5 李凌云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20 99 5.0 9.0
9 郑珊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15 36 3.0 5.0
10 章运超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6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水沙变异
滞后响应
断面面积
长江沙市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