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及方法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2例中度楔状缺损患者183名,楔状缺损深度1-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无牙髓炎症状。将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3M玻璃离子充填组;B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C组3M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随访3-12个月。结果:C组修复成功率86.33%,高于A组77.69%及B组74.44%。C组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和降低充填体裂隙率及保持充填体的完整性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推荐文章
不同粘接系统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观察
牙本质粘接剂
酸蚀,牙
复合树脂类
牙粘合
楔状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对龈下牙周组织的影响
楔状缺损
修复
材料
龈下牙周组织
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楔状缺损
口腔材料
牙体修复
2种粘结系统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自酸蚀粘结系统
全酸蚀粘结系统
楔状缺损
术后敏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材料及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评价
来源期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玻璃离子 树脂 夹层技术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2-363,3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1.2
字数 21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16.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贵忠 武汉市第五医院口腔科 27 164 9.0 10.0
2 刘赟 武汉市第五医院口腔科 7 38 4.0 6.0
3 汪春仙 武汉市第五医院口腔科 8 5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楔状缺损
玻璃离子
树脂
夹层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月刊
1003-1634
42-1182/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2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9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