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DDA) ,针对堆石坝中堆积颗粒的应变特性,对各部分程序建立或改进了接口,实现了堆石料的随机分布,并且能够满足级配要求;同时也实现了堆积颗粒在筑坝中逐层堆积、逐层加载的过程. 探索了DDA中弹簧刚度和步位移比的最佳取值范围.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堆石坝施工、蓄水及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特征. 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坝体的沉降量最大;蓄水后,坝体两侧水平位移变化明显,出现向下游偏移的趋势;在地震波作用下,坝体水平向和竖向加速度峰值随高程增加而增大,符合一般堆石坝规律,表明改进后的DDA程序具有较好适用性.
推荐文章
强震区高面板堆石坝静力和动力应力变形性状
高面板堆石坝
有限元
应力变形分析
地震动力反应
抗震工程措施
定向爆破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
定向爆破堆石坝
安全监测
应力变形
防渗结构
高心墙堆石坝地震变形与稳定分析
高心墙堆石坝
地震残余变形
动力稳定
三维动力分析
挤压墙工法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影响规律研究
面板堆石坝
挤压墙
接触面
大坝安全性
有限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震区堆石坝应力变形的DDA法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DDA 试验模型 应力 变形 地震波 加速度 堆石坝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641.1
字数 4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6.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运生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53 1203 18.0 28.0
2 刘勇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4 219 9.0 12.0
3 陈怡西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7 21 3.0 4.0
4 唐起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DA
试验模型
应力
变形
地震波
加速度
堆石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