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jumbo臼杯重建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jumbo臼杯重建髋臼骨缺损的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39~82岁,平均(62±12)岁.单侧47例,双侧1例.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Ⅱ型27髋,ⅢA型18髋,ⅢB型4髋.翻修原因:髋臼感染后二期翻修8髋,髋臼无菌性松动41髋.均采用jumbo臼杯进行重建,对ⅡB型以上骨缺损进行植骨,植骨采用自体松质骨或异体骨混合嵌压和底部填塞13髋、异体松质骨植骨钛网固定5髋、金属骨小梁垫块4髋.36髋同时行股骨侧假体翻修.随访时摄X线片评估臼杯稳定性及假体旋转中心变化,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临床疗效.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假体5年生存率.将患者分为松动失败和未失败两组,采用Cox回归分析外展角、旋转中心位置与失败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1~11年,平均6.8年.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47.6±7.1)分,末次随访时提高至(82.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P=0.00).5髋患者在术后5年内出现手术失败,假体5年生存率为89.8%±4.4%.2髋(PaproskyⅢA型)术后出现感染,行再次翻修;2髋(PaproskyⅢA型1髋、PaproskyⅢB型1髋)出现假体松动,行再次翻修;1髋(PaproskyⅢB型)术后出现明显的髋部行走时疼痛,经保守治疗及康复锻炼后症状轻度好转,未行再翻修.放射学测量的髋臼外展角与手术失败无相关性(r=0.06,P=0.53),髋臼翻修后旋转中心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与手术失败无相关性(r=0.11,P=0.14;r=0.04,P=0.89).2髋出现术后脱位,1髋经保守治疗后未复发、1髋由股骨侧假体再松动引起而再次行股骨侧翻修.结论 采用jumbo臼杯修复髋臼骨缺损患者的早中期疗效好,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减少植骨需求及促进髋臼骨长入的优点,但对PaproskyⅢB型患者可能增加术后假体松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