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弃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改良的影响,为该区集中弃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植被恢复模式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山东省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区的刺槐纯林、杨树+花生农林间作和大豆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抗侵蚀能力、土壤蓄水性能及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良土壤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可显著增强土壤抗蚀性、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蓄水性能和土壤养分.土壤抗蚀能力依次表现为:杨树+花生农林间作>大豆农田>刺槐纯林>裸地.大豆农田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能力优于刺槐纯林和农林间作;土壤蓄水能力表现为:大豆农田>刺槐纯林>农林间作>裸地;在增强土壤渗透、减少地表径流方面,农林间作最好,刺槐纯林次之,大豆农田最差.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大豆农田>农林间作>刺槐纯林>裸地,而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刺槐纯林>大豆农田>农林间作>裸地.[结论]引黄灌区弃土区改良土壤功能强弱综合评价为:大豆农田>杨树+花生农林间作>刺槐纯林.建议在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上优先采用大豆农田,其次为农林间作.
推荐文章
黄河下游宽滩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黄河下游宽滩区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迁移轨迹
影响因素
黄河下游生态型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生态型灌区
模糊集对分析法
水资源承载力
引黄灌区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土壤团聚体
毛管含水量
土壤有机碳
黄河三角洲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引黄灌区
土地利用方式
磷脂脂肪酸(PLFA)
微生物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弃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良土壤功能评价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风蚀 水蚀 蓄水 土壤入渗 土壤养分 土壤改良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6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14.6
字数 6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6.02.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江宝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64 985 18.0 29.0
2 王贵霞 7 100 4.0 7.0
3 王景元 10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蚀
水蚀
蓄水
土壤入渗
土壤养分
土壤改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