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歌创作改革的道路总是充满着艰难的蜕变与滞重的脚步,胡适追随前人“以文为诗”的脚步,大胆尝试,开辟出了一条“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说”的新径,开始有意识地突破传统格律诗节奏严谨、声律严密的结构模式,取而代之散文的表达手法和结构特点。胡适在白话诗创作的尝试中,不仅注重诗歌的语言、音节和形式等直观层面,对诗歌的意象也同样关注。在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范畴内,意象所必备的两个要素就是“意”和“象”。
推荐文章
诗歌创作课程与大学教育
诗歌
课程
大学
教育
浅析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仙味
仙味
喜好
想象
夸张
论崔致远的诗歌创作
晚唐诗歌
崔致远
高骈
论川梅诗歌创作的四阶段
川梅诗歌
主题
风格
阶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意象的扬弃谈胡适的诗歌创作特点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歌意象 创作特点 胡适 扬弃 “以文为诗” 结构模式 中国传统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8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创作
诗歌意象
创作特点
胡适
扬弃
“以文为诗”
结构模式
中国传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