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皮炎洗剂治疗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疗效。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背部 ACD。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CD 组、阳性组、皮炎洗剂大剂量组(0.4 g/mL)、中剂量组(0.2 g/mL)、小剂量组(0.1 g/mL),每组10只,于致敏后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第4次激发24 h 后皮损炎症程度、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细胞数量改变及血清中 IFN-γ和 IL-4水平的变化。结果皮炎洗剂中、大剂量能有效减轻 ACD 小鼠引起的免疫器官肿大、皮损炎症程度,减少皮损组织炎症细胞数量,调节 ACD 组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论皮炎洗剂对小鼠ACD 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皮炎洗剂调节 Th1、Th2型细胞因子有关。
推荐文章
金属硫蛋白基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金属硫蛋白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基因敲除小鼠
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雷公藤内酯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小鼠,近交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罗红霉素对小鼠接触性皮炎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
罗红霉素
接触性皮炎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T淋巴细胞增殖
mRNA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皮炎洗剂对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皮炎洗剂 小鼠 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IFN-γ IL-4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9-2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16.02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思农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94 214 7.0 9.0
2 王琼 36 397 9.0 19.0
3 刘青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20 49 5.0 6.0
4 陈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8 60 4.0 7.0
5 王丽灵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 28 3.0 4.0
6 姜誉弘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6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炎洗剂
小鼠
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IFN-γ
IL-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