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聚驱后油层内仍有40% ~ 50%的剩余油未被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聚驱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采用动静实验技术,优选出了适合大庆油田的发泡剂3#A及其最佳发泡质量分数;系统研究了氮气泡沫阻力系数和驱替效果;在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泡剂 3#A的质量分数大于0.3%时,氮气泡沫性能最佳;既能有效封堵大孔径孔 隙,又能提高小孔径内剩余油采收率,最终采收率可达到79%,较聚驱提高近5百分点.现场试验表明,聚驱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具有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减缓层间矛盾,降低综合含水率等优势.研究成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推荐文章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
裂缝
低渗
氮气泡沫
调驱
稠油热采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实验研究
稠油热采
发泡性能
泡沫封堵能力
泡沫调驱
振动辅助凝胶氮气泡沫调驱实验
振动
氮气泡沫
凝胶
阻力因子
频率
采收率
QHD32-6油田氮气泡沫调驱数值模拟研究
油藏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氮气泡沫调驱
注采参数优选
海上稠油油田
QHD32-6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驱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驱后 氮气泡沫 调驱技术 提高采收率 阻力系数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三次采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46
字数 3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6.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睿 7 18 2.0 4.0
2 刘鹏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4 214 8.0 11.0
3 付文畅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9 1.0 2.0
4 王磊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8 86 6.0 7.0
5 肖洪伟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驱后
氮气泡沫
调驱技术
提高采收率
阻力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