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临时性肠造口还纳切口感染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我院收治的145例行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进预防措施前后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造口原因包括低位直肠癌低位吻合近侧保护性造口105例,结直肠损伤20例,吻合口漏19例,克罗恩病1例;还纳平均时间172.5 d.改进预防措施前还纳术后至出院平均时间为9.7 d,改进预防措施后为5.5d.改进预防措施前还纳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6.8%(16/95),改进预防措施后为4.0%(2/50),改进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x 2=3.857,P<0.05).结论 术前关闭造口,术中避免损伤肠管的无菌操作,术后严格无菌换药、加强锻炼等措施可降低临时性肠造口还纳切口感染率.
推荐文章
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临时性肠造口病人
自我护理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98例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护理
肠造口
造口还纳
围术期护理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在临时性回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评价
延续护理
临时性回肠造口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癌因性疲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时性肠造口还纳145例切口感染防治经验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造口术 外科伤口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61/j.qdyxy.20160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沛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 14 37 3.0 6.0
2 苏青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 12 4 1.0 2.0
3 牛冬光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 15 29 3.0 5.0
4 郭星莹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造口术
外科伤口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