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 评价利他唑酮(LT-0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考察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值、血清含量对抗菌作用的影响,同时研究LT-01的主要代谢产物M1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对来自解放军302医院的859株临床分离致病菌进行了MIC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杀菌曲线绘制采用菌落计数法.结果 LT-01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菌株具有较好抗菌活性,与利奈唑胺相仿,对于多数革兰阴性菌基本无效.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LT-01的MIC值随着细菌接种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但LT-01的MIC值在培养基pH值7.5以下时的pH值变化和培养基中加入血清影响不明显.MBC与杀菌曲线结果显示LT-01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肠球菌为抑菌作用,这一点也与利奈唑胺基本一致.主要代谢产物M1对革兰阳性球菌也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但效果为LT-01的1/2~1/16.结论 LT-01作为新型恶唑烷酮类化合物,保持此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耐药革兰阳性菌的较好抗菌活性的特点,其主要代谢产物也具有抗菌活性,但作用稍弱.在本次实验条件下,LT-0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类似于利奈唑胺,值得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利奈唑胺对h-VRS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金葡菌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对临床分离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
β-内酰胺酶
抗菌活性
加替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加替沙星
体外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复方酮康唑栓的体外抗菌活性
复方酮康唑
双唑泰栓
体外抗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他唑酮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利他唑酮(LT-01) 恶唑烷酮类化合物 体外抗菌活性 耐药菌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2-9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7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曲芬 36 160 8.0 10.0
2 贾田野 2 6 1.0 2.0
3 王欢 9 40 4.0 5.0
4 庞君丽 2 3 1.0 1.0
5 陈素明 8 41 4.0 6.0
6 张鞠玲 5 11 2.0 3.0
7 张成龙 4 16 2.0 4.0
8 袁媛 1 1 1.0 1.0
9 张树永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利他唑酮(LT-01)
恶唑烷酮类化合物
体外抗菌活性
耐药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