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祁连山及邻区河流阶地系列是反映区域构造隆升的重要地貌标志。对祁连山地区东北部的沙沟河、西北部的洪水坝河、东南部的黄河共和段及渭河陇西段、东部的黄河兰州段河流阶地进行了阶地抬升幅度、年代对比研究,分析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构造隆升的特点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研究表明,1.6Ma以来祁连山及邻区至少存在5期构造活动,即1.6Ma左右的第1期构造活动;1.2~0.6Ma的第2期构造活动,包括1.2Ma、0.8Ma、0.6Ma的次一期构造活动;0.45~0.25Ma的第3期构造活动;0.2~0.08Ma的第4期构造活动,包括0.15Ma、0.1Ma次一期构造活动;0.08Ma以来的第5期构造活动。祁连山及邻区在第1、2、4、5期构造活动中表现为同步抬升,第3期不同区域抬升时间存在差异。在构造活动强度方面,1.2~0.6Ma(第2期)祁连山东部活动较强,0.45~0.25Ma(第3期)构造活动强度表现为北部强于南部,在北部表现为由西向东不断增强,0.2Ma以来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构造活动强度沿着北东方向减弱,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祁连山西北部的构造活动明显强于东北部。祁连山及邻区东部1.80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为0.25mm/a,平均抬升了450m左右,粗略计算2.6Ma以来该区域抬升了600m左右。祁连山及邻区西部河流阶地反映的构造抬升强于东部,据此推断,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及邻区西部抬升或超过600m。
推荐文章
第四纪以来酒泉盆地环境演变与祁连山隆升
第四纪
环境演变
酒泉盆地
祁连山隆升
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区划与沉积序列
地层区
盆地
沉积序列
第四纪
祁连山
祁连山大通河河流阶地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祁连山地区
大通河流域
ESR测年
抬升速率
河流阶地剖面
甘肃北山地区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趋势
晚第四纪
构造变形
演化趋势
甘肃北山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祁连山地区河流阶地与第四纪构造隆升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流阶地 祁连山地区 构造隆升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3-204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534.63
字数 107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2)
共引文献  (885)
参考文献  (5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6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8)
1997(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8(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19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1(6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2(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3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流阶地
祁连山地区
构造隆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