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结合野外构造变形特征观测,在朝鲜半岛的不同构造单元采集14件糜棱岩和片麻岩样品进行40Ar/39Ar年代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朝鲜半岛与大别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探讨大别苏鲁构造带在朝鲜半岛的东延特征,取得如下认识:朝鲜半岛中部的主要构造带在中生代经历了碰撞阶段(~210Ma)、逆冲推覆(200~150Ma)、造山后伸展阶段(140 ~ 90Ma)三个主要的构造过程;从变形期次和变形特征看,临津江构造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北淮阳构造带、苏鲁构造带北部威海地区具有可比性,沃川构造带与南大别构造带有相似之处;在朝鲜半岛,自临津江带至沃川带构成了较完整的中生代碰撞造山带,即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原认为的“京畿地块”应属造山带的一部分.
推荐文章
大别-苏鲁造山带在朝鲜半岛可能的构造表现
大别-苏鲁造山带
朝鲜半岛
临津江构造带
沃川构造带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oblesse multi-collector noble gas mass spectrometer for 40Ar/39Ar geochronol
Ar/Ar geochronology
Multi-collector
High precision
Noblesse
Age standard
40Ar/39Ar热年代学现状与问题
封闭温度
40Ar/39Ar热年代学
多重扩散域模式
多路径模式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
40Ar/39Ar年代学
韧性变形作用
拆离断层系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苏鲁造山带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基于40Ar/39Ar构造年代学的约束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别苏鲁造山带 京畿地块 40Ar/39Ar构造年代学 朝鲜半岛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7-3204
页数 分类号 P542|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泉林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3 2035 26.0 43.0
2 武昱东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4)
共引文献  (766)
参考文献  (7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7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6(3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2(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3(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4(5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5(5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6(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7(6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8(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3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别苏鲁造山带
京畿地块
40Ar/39Ar构造年代学
朝鲜半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