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碘油混悬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探索更有效的TACE治疗用药,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随机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患者52例,随机分为A、B2组,其中男32例,女20例,A组(多西他赛碘油混悬剂及吉西他滨)和B组(表柔比星碘油混悬剂及吉西他滨),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肝功能情况、生活质量、KPS评分、AFP变化、累计生存期等变化.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性别、年龄、HBSAg(+)及Child-Pugh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入组患者一般情况基本均衡.结果 A组中疾病控制率7例(21.8%),B组中疾病控制率4例(2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肿瘤客观有效率27例(84.3%),B组中肿瘤客观有效率16例(8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R、SD、PD方面A、B2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AFP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AFP较术前AFP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生存期14.4个月,中位生存期13.7个月.B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1个月,中位生存期9.7个月,A、B2组患者6和24个月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2个月和18个月A、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肝功能较B组术后肝功能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KPS)方面,AB 2组治疗后3个月内KPS评分逐渐增高,3个月以后开始降低.A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KP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均有一定效果,但多西他赛联合碘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肝功能损害、抑制肿瘤细胞等方面较B组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