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培肥、稳产的目的,使秸秆还田得到改善.虽对秸秆深还后胡敏素(Hu)的结构性质有一些研究,但是对秸秆深还后土壤团聚体中Hu的变化还未见报道.探究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可以为如何提高土地肥力、如何利用秸秆深还创建合理耕层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集于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采用湿筛法将其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并提取Hu,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秸秆深还对团聚体中Hu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黑土Hu的平均含碳量为721 g kg-1;H/C的平均值为0.776;Hu的缩合度高于相应的HA;秸秆深还促使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团聚体中Hu的氧化度降低,脂族链烃减少,活性结构增多,稳定性降低,Hu的结构趋于简单化、年轻化.
推荐文章
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富里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富里酸
团聚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热重分析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数
分形维数
秸秆还田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水稻秸秆
覆盖还田
粉碎还田
炭化还田
团聚体特征
烤烟产质量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玉米秸秆
土壤团聚体
胡敏酸
数量
结构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团聚体 胡敏素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1.9
字数 48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50422047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森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92 3547 32.0 50.0
2 关松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0 593 11.0 24.0
3 朱姝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38 1.0 2.0
4 郭聘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3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2)
共引文献  (573)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269)
二级引证文献  (20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4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3)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4)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6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9(10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92)
2020(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深还
土壤团聚体
胡敏素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