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抗折破坏实验分析3种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抗折强度的差异,为国产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30个下颌第一磨牙标准预备体代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分别制作国产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冠试件(DID组)、IPS e.max CAD冠试件(IPC组)和IPS e.max Press冠试件(IPP组).3组全瓷冠试件粘接后,分别放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用直径6 mm圆形加载头,以0.5 mm/min速度垂直加载于全瓷冠(牙合)面中央至瓷层碎裂,记录最大载荷,即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冠抗折强度.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态.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3组全瓷冠试件抗折强度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结果 3组全瓷冠试件抗折强度结果:DID组为(949.7±119.4)N,IPC组为(1746.9±244.8)N,IPP组为(2161.8±239.0)N.3组间总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685,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全瓷冠试件的断裂模式无显著差异,大部分试件断裂类型均为Ⅰ型.SEM观察,DID组可见晶体在样本中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表面有细小裂隙;IPC组可见析出晶体在样本中分布较均匀,晶体较为长大;IPP组可见析出的棒状二硅酸锂晶体均匀分布于玻璃相中,互相嵌合,并形成一种互锁微结构.结论 研究条件下,不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对抗折强度及断裂类型均有影响,国产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可以满足临床要求,对于其在临床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