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休克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唐都医院ICU收治的128名创伤性休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及住院期间是否应用UTI治疗,分为6组:轻度、中度、重度休克UTI治疗组及轻度、中度、重度休克常规抗休克治疗组.统计分析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i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评分、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血AST、ALT、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二聚体(D-dimer,D-D)的值,分析UTI对不同程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①轻度、中度创伤性休克组,UTI治疗后患者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1.0±3.0)、(14.0±4.0)d,较常规治疗组分别降低26.7%、30%;ICU住院时间(6.2±1.8)、(9.5±2.0)d,较常规治疗组分别降低42.1%、33.6%(P<0.05).②轻度、中度、重度创伤性休克组,UTI治疗7d后患者AST值分别为(46±19)、(68±63)、(258±133)U/L,较常规治疗组分别降低21.1%、29.4%、32.1%;ALT值为(58±16)、(68±25)、(199±53) U/L,分别降低13.9%、41.3%、41.3%(P<0.05);③轻度、中度创伤性休克组,UTI治疗7d后患者FDP (20.6±3.2)、(32.0±8.5) mg/L、较常规治疗组分别降低42.0%、34.0%;D-D为(2.2±0.5)、(4.0±0.9) mg/L,分别降低35.76%、24.5%;PT为(10.5±1.2)、(11.2±1.2)s,分别降低7.1%、11.4%;APTT为(26.5±2.8)、(34.2±3.1)s,分别降低15.6%、9.6%;Fib为(4.3±0.4)、(4.1±0.4) g/L,分别升高19.3%、22.1%;PLT为(200±24)×109/L、(186±28)×109/L,分别升高9.6%、40.0%(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存在异常,UTI可改善轻中度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缩短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对重度患者无明显治疗作用.
推荐文章
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乌司他丁
创伤失血性休克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乌司他丁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休克 ,创伤性/并发症
脓毒症综合征/病因学
脓毒症综合征/药物疗法
糖蛋白类/治疗应用
手术后期间
乌司他丁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辅助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
血必净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司他丁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肝脏和凝血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创伤性休克 肝功能 凝血功能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302,3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6.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立农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症监护中心 58 280 9.0 14.0
2 彭细娟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症监护中心 9 55 4.0 7.0
3 赵品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症监护中心 5 47 4.0 5.0
4 高金鉴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 4 40 3.0 4.0
5 吴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症监护中心 5 60 4.0 5.0
6 张亚军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症监护中心 3 2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司他丁
创伤性休克
肝功能
凝血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月刊
1673-4378
32-1761/R
大16开
徐州市淮海西路99号
28-4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2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219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