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眩晕灵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西药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 g/d ,并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眩晕灵(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天麻、白术、半夏、川牛膝等),西药组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粒,1 d1次。结果:治疗前3组之间西医体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Barthel Index积分、眼震电图积分之间比较均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西医体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Barthel Index积分、眼震电图积分均值较治疗前好转,但无差异(P>0.05)。治疗组、西药组治疗后西医体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Barthel Index积分、眼震电图积分均值较治疗前好转,有差异(P<0.05)。治疗组、西药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差异(P<0.05),治疗组、西药组治疗后各指标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雪莲通脉丸
后循环缺血
气虚血瘀型
眩晕
眩晕灵配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
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眩晕灵
TCD、BAEP、CDF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眩晕灵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眩晕/中医药疗法 眩晕灵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3,1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9
字数 1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选国 29 135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82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晕/中医药疗法
眩晕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