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西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以禾谷类作物单播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和过度耕作是引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紫花苜蓿作为优良豆科牧草,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以苜蓿草地(3 a、10 a、12 a)和农田(马铃薯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于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系统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年限的选择及苜蓿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种植年限的加长,土壤表层呈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而下部土层变化不明显。苜蓿种植可以提高耕层0~30 cm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同时降低团聚体破坏率(PAD),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效果愈加明显。苜蓿种植一定年限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OC)与农田差异明显,其中种植苜蓿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44%~57%,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比例占52%~68%,表明种植苜蓿不仅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且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组成比例。与农田相比,苜蓿种植可改善土壤水分入渗性能,表现为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黄土高原沟壑区种植苜蓿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形态和物理结构,提高土壤渗透能力,但苜蓿种植年限以10 a为宜,10 a之后应该进行轮作换茬以维持雨养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黄土丘陵区
次生演替
土壤物理性质
灌木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沟壑区
人工刺槐林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柠条林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的影响分析
柠条林
黄土丘陵区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质对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紫花苜蓿 种植年限 土壤物理性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容重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0-1507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2.5|S55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601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立群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9 1417 18.0 36.0
3 张仁陟 14 172 7.0 13.0
4 罗珠珠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0 627 13.0 25.0
6 谢军红 9 128 6.0 9.0
7 李玲玲 16 189 7.0 13.0
12 牛伊宁 6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3)
共引文献  (633)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紫花苜蓿
种植年限
土壤物理性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容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