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IPA患儿96例,根据应用抗真菌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40例、两性霉素B组30例和卡泊芬净组26例.回顾性分析96例患儿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并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6例IPA患儿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45例(46.9%),多发或单发结节阴影38例(39.6%);血清半乳糖(GM)连续2次阳性72例(75.0%).与卡泊芬净组(69.2%,18/26)比较,伏立康唑组(95.0%,38/40)与两性霉素B组(86.7%,26/30)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Pp<0.05);伏立康唑组治疗有效率虽然高于两性霉素B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性霉素B组比较,伏立康唑组、卡泊芬净组患者高热、寒战、低钾血症、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伏立康唑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1.5±1.0)d]显著短于卡泊芬净组[(7.O±1.5)d](P<0.05).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IPA患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退热快.
推荐文章
侵袭性肺曲霉病66例临床分析
侵袭性肺曲霉病
诊断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及抗真菌药物的治疗分析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侵袭性真菌感染,继发性
米卡芬净
氟康唑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风险因素分析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
风险因素
泼尼松
伏立康唑
曲霉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曲霉菌
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
Cyp51
Cdr1B
串联重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新乡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 侵袭性曲霉菌病 临床特点 伏立康唑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4-776,779
页数 分类号 R72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83/xxyxyxb.2016.09.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7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侵袭性曲霉菌病
临床特点
伏立康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239
41-1186/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医学院
36-14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