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生物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森林植被的生态适应性.在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区的叠叠沟小流域,以当地优势林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烘干法及生物量经验公式,调查了1个半阴坡和1个阴坡上共12个森林样地的地上植被生物量,分析了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该流域内华北落叶松林地上生物量平均为59.20 t·hm-2;阴坡林分地上生物量为63.49 t· hm-2,较半阴坡高15.62%.在坡面上,生物量在坡中下部和下部最大,平均为71.75 t· hm-2;其次是坡上部、中上部和坡脚,平均为58.08 t· hm-2;最小的是坡顶,平均为37.45 t·hm-2.在垂直空间上,各层次生物量分配表现为:乔木层(67.95%)>枯落物层(28.68%)>草本层(2.62%)>灌木层(0.75%),即乔木及枯落物(主要是难分解的松针)约占林分生物量的97%.乔木层不同径级林木的地上生物量分配呈正态分布,其中胸径为10~16 cm的林木占比例最大,为60.19%,其次是径级>16 cm的林木(20.88%),最小的是径级<10 cm的林木(18.92%).林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依次为:树干(56.51%)>树枝(28.66%)>树皮(11.58%)>树叶(3.24%).综上可知,该半干旱小流域内华北落叶松林生物量在阴坡居多,特别是坡中下部,这可能与降水及水分坡面分配格局有很大关系;冠层林木,特别是大径材林木贡献了林分生物量的绝大多数,而林下灌草及幼树生长较差,贡献极小,建议进行适当择伐,改善林分结构.
推荐文章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
土壤水分
土壤蓄水量
六盘山叠叠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坡面变化
华北落叶松
地上生物量
坡面变化
尺度效应
水分条件
六盘山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林典型林地生长及固碳速率研究
华北落叶松
油松
生长过程
固碳速率
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
分配格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盘山叠叠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分配特征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半干旱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 分配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6.04.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8)
共引文献  (398)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干旱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
分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