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研究脾气虚、脾阳虚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群变化特征,并从小分子代谢物水平探讨脾虚证候本质.方法 21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7只.脾气虚证模型造模方法采用先饱食1天,再禁食2天,自由饮水,每日游泳至力竭,水温35~37℃,连续15天.脾阳虚证造模方法采用脾气虚证加灌服20%番泻叶水浸剂(2 mL/100 g),早晚各1次,连续1周.在造模结束后,根据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及肛温的改变进行模型评价,运用LC-MS技术对大鼠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组间代谢物谱图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OPLS-DA)选取血清中与证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 与造模前比较,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体重均有显著降低,两组体重差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阳虚组较脾气虚组体重值降低更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肛温下降,脾阳虚组较脾气虚组降低更多(P <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与脾阳虚组PC(19:0)/PE (22:0)、PC (17:0)/PE(20:0)、癸酸、油酸、硬脂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葡萄糖含量升高,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十二碳烯酸、雄酮、4-庚酮、DHAP(6:0)、尿苷等含量降低.与脾气虚组比较,脾阳虚组PC(22:1)、PC(22:6)、PE(18:0)/PC(15:0)、视黄醇及脱氧胞苷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C(18:1)、PC(19:3)、PC(20: 3)、PC(17: 0)/PE(20:0)、PC(19:1)/PE(22:1)、PC(19: 0)/PE(22: 0)、PC (17:1)/PE(20:1)、PC (16:1)/PE(19:1)、胆酸、马尿酸、糠酸、十一烷二甲酸、棕榈油酸、羟基硬脂酸、二十碳三烯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丝氨酸、氨基甲酰基天冬氨酸、棕榈酰肉碱、肉豆蔻酰肉碱、乙酰左旋肉碱及亚油肉碱相对含量较脾气虚组显著降低.结论 脾气虚及脾阳虚模型大鼠血清中多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初步获得了一些可能与脾虚证候相关的潜在小分子生物标志物.这可能为探索脾虚的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代谢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
代谢物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
质谱
基于1H NMR 技术对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特征性代谢物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特征性代谢物
1H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期血清代谢轮廓研究
心肌梗死
大鼠, Wistar
色谱法,高压液相
质谱分析法
血清代谢组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研究脾虚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群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液质联用 血清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代谢组学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61/CJIM.2016.03.03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连群 185 438 10.0 15.0
2 杨关林 248 1484 20.0 31.0
3 甄毕贤 8 15 2.0 3.0
4 徐荧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质联用
血清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代谢组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