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LR是否<150,将患者分为低PLR组(<150) 125例和高PLR组(≥150) 5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1、2、5年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的肿瘤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白蛋白低(P<0.05).高PLR组和低PLR组l、2、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4.2%、37.3%和89.6%、77.6%、5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PLR组和低PLR组l、2、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56%、42.4%、23.7%和84.8%、72.0%、4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LR、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年龄及白蛋白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6.344,95%CI:4.125~9.757,P<0.001);TNM分期、PLR和白蛋白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4.600,95%CI:3.272~6.468,P<O.001;HR=1.630,95%CI:1.070~2.483,P=0.023;HR=0.470,95%CI:0.259~0.853,P=0.013).结论 术前P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OS的预后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甲状腺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
甲状腺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与肾癌预后的相关性
肾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独立危险因素
术前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研究
结直肠癌
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列线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预后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肿瘤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9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3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 27 159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肿瘤学杂志
月刊
1009-0460
32-1577/R
大16开
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28-267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7767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