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宫腔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良、恶性占位时间-强度曲线量化指标的差异,为临床早期发现内膜恶性病变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78例宫腔占位(良性46例,恶性32例)进行外周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宫腔内病灶灌注增强方式;使用Qlab脱机分析软件,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半降时间及内洗斜率等指标,对病灶的良恶性提供初步诊断.结果:宫腔内病灶造影灌注的方式有三种:整体快速增强、周边向中央汇聚、中央向外周灌注,第一种方式在恶性组中多见(28/32,87.5 %),后两种多见于良性病灶(39/46,84.8%);TIC量化指标中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半降时间及内洗斜率在两组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峰值强度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及量化指标分析能初步鉴别宫腔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推荐文章
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及宫腔镜诊断
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超声
宫腔镜
诊断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负性造影剂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负性造影剂
宫腔造影
宫腔痛变
不孕症
静脉超声造影对宫腔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研究
超声造影
宫腔占位性病变
SonoVu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外周静脉超声造影在宫腔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宫腔占位 时间-强度曲线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3-827
页数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6.05.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顺实 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影像科 35 143 7.0 10.0
2 李珏颖 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影像科 5 10 1.0 3.0
3 黄秀娟 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影像科 5 15 2.0 3.0
4 李晶晶 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影像科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造影
宫腔占位
时间-强度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