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生活垃圾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估算派河流域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染物的污染负荷量,并提出解决措施。2014年派河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5521?92 t,流失量为23136?14 t,TN、TP、TOC和COD的污染负荷量分别为73?77、5?05、514?89和680?01 t。各乡镇(开发区)比较而言,上派镇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量最大, TN、TP、TOC和COD入河量分别为35?01、2?40、244?33和322?69 t,占派河流域农村生活垃圾总污染负荷量的47?45%;南岗镇污染负荷量最小, TN、TP、TOC 和 COD 入河量分别为1?11、0?08、7?72和10?20 t,所占比例为1?50%。上派镇是派河流域农村生活垃圾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在派河流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污染物入河系数等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该镇农业人口数最多。
推荐文章
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量估算及环境风险分析
海河流域
农村生活
非点源污染负荷量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面源污染贡献值估算
农村生活垃圾
面源污染
贡献值
太湖流域
沙河流域非点源溶解态氮负荷模拟及源解析
沙河流域
GWLF
非点源
溶解态氮
污染源解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派河流域农村生活垃圾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派河流域 农村生活垃圾 非点源 污染负荷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 区域环境与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2-587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01
字数 48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4/j.issn.1673-4831.2016.04.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派河流域
农村生活垃圾
非点源
污染负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月刊
1673-4831
32-1766/X
大16开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28-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66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