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现有过热蒸汽输送管线保温措施基础上,通过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对600℃过热蒸汽输送管道保温特性、保温结构以及保温材料选择进行研究,揭示了各层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距离输气管外壁一定范围内,设计保温结构必须考虑管壁的辐射传热;在保温层厚度84-200 mm范围内,相同保温层厚度下,相比于无铝箔保温结构(仅泡沫石棉),覆有7-10层铝箔保温结构(泡沫石棉+铝箔)可减少热流量30%-70%;稳定阶段,在保温层厚度120 mm处,覆有10层铝箔保温结构比无铝箔保温结构温差高48-102℃,温度梯度高0.41-0.85℃/mm,热流密度前者仅是后者的30%-50%;保温层温度与厚度之间满足四次方多项式关系.最后给出了选择保温材料和优化保温结构参考建议.
推荐文章
航油输送管道风险辨识研究
航油输送管道
风险辨识
事故树
油气输送管道失效事故及典型案例
油气输送管道
失效原因
失效类型
典型案例
废塑料气力输送管道压力损失的研究
废塑料
气力输送
压力损失
油气输送管道强度设计系数的优化
油气输送管道
强度设计系数
安全性
经济效益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00℃过热蒸汽输送管道保温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保温 传热 热流密度 温度差 温度梯度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传热过程及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3
字数 35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6.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志勤 太原理工大学采煤工艺研究所 45 708 16.0 25.0
2 唐海波 太原理工大学采煤工艺研究所 6 19 2.0 4.0
3 翟天龙 太原理工大学采煤工艺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温
传热
热流密度
温度差
温度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