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根据武警部队任务特点,对不同区域官兵进行健康状况检测与调查,在健康常规体检项目下,增加了官兵骨质健康状况检测内容,以期了解部队官兵骨质健康状况和潜在隐患.为改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减少伤病发生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定向分组及随机抽样方法.将调研区域分为4组:1组四川、西藏;2组海南、云南;3组黑龙江、内蒙古;4组新疆、青海.并在四级区域中随机抽取某武警支队、机动师、特勤部队等13个基层单位一线官兵进行骨密度检测.检测方法使用美国A1ara公司Metriscan骨密度仪,获得骨密度检测样本量685人次,均为男性官兵,年龄分布在18~46岁.诊断标准根据WHO的规定,T值>-1是正常范围;T值在-1-2.5为骨质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本次研究T值以-1为基准值,筛选出骨量峰值<-1的官兵骨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定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年龄和骨密度的分类采用聚类分析.[结果]4组13个基层单位685名一线官兵骨密度检测情况,其中486人正常,占70.9%;骨质减少185人,占27.0%;骨质疏松14人,占2.0%.不同地区宫兵骨密度检测情况比较,1组与3组、1组与4组骨密度T值比较均P<0.05.4个组8个省份中包含(高原、高寒、高温、高湿)不同地域特点,官兵骨密度检测情况为,各省份比较P<0.05.对685名官兵年龄和骨密度T值两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年龄(20.01±1.51)岁时,骨密度T值最低(-0.66±0.96),随着年龄增大,(26.55±2.37)岁青年军官,T值达到高峰(0.21±1.03),随着年龄继续增大,(35.48±2.20)岁时,T值又下降到(-0.09±1.11),而年龄(43.53±3.24)岁时,T值进一步下降到(-0.12±1.43).[结论]部队是特殊集训群体,骨量减少易发生训练伤的对象多为(20.01±1.51)岁战士,此阶段战士的骨生长处于旺盛阶段,尤其是青春期,是人体骨矿物沉积最多,骨密度增加最快的阶段.这时骨密度的质量如何,对骨密度的峰值及成年之后骨质疏松的情况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决定成人骨峰值最重要时期.此阶段采取科学干预措施,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及改变健康相关行为潜能,使其达到对峰值骨量的有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