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籽仁产量效应主次排序为A>C>B>D,以处理6(A2 B3 C1 D2)的小区平均籽仁产量最高,但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组合为 A2 B3 C1 D3,即:花生品种福花8号在沙性土壤中栽培,在基本苗27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 cm (含沟30 cm),畦面宽55 cm、行距33 cm,组合交错(7~19 cm)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 N 52.5 kg·hm-2(N∶P2 O5∶K2 O =1∶1.2∶0.8,其中P肥全部用作基肥,N、K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花生出苗后13 d采取畦边撒施(覆土)的方式追施苗肥,盛花期叶面撒施450 kg·hm-2石灰的种植方式为佳。机械收获地面损失测定结果,组合交错种植方式的地面损失率是传统等位等距种植方式的1/6,是等距交错种植方式的2/5。
推荐文章
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
秋季
高产栽培
小麦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技术
免耕机
小麦
开沟直播
联合收获机底盘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联合收获机
底盘
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机械化 花生 栽培技术 损失率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3-80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334.2
字数 7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兆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9 118 6.0 7.0
3 陈湘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2 23 4.0 4.0
9 陈树玉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械化
花生
栽培技术
损失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