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6 a生主干形桃树为试材,研究树体空间的枝条分布、果实数量、果实品质及光截获效率(STAR)变化.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和PiafDigit软件对桃树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构建冠层叶幕3D模型,按照树体空间坐标,将树体划分为16个区位(上、中上、中下、下,内膛、中内膛、中外膛、外膛等8个区域的交叉部分).结果表明:①花束状果枝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于(1~1.8 m,40~60 cm)和(1.8~2.6 m,20~60 cm);短果枝主要分布于(1.8~2.6 m,20~40 cm)和(>2.6 rn,>60 cm);中果枝主要分布于(1~1.8 rn,>40 cm)、(>2.6m,>40 cm)、(1.8~2.6 m,20~60 cm);长果枝主要分布于(>2.6 rn,>40 cm)和(1~1.8 m,>60 cm);徒长性果枝主要分布于(1~1.8 m,>60 cm).②在(>2.6 m,>60 cm)区域内果实数量最多,其次为(>2.6 m,20~40 cm)和(1.8~2.6 m,20~40 cm).③在(1~1.8 m,<20 cm)区域内的果实色差最大;在(>2.6 m,20~40 cm)区域内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Brix值最高;在(<1 m,>60 cm)和(>2.6 m,<20 cm)区域内果实总酸质量分数最大;在(<1 m,<20 cm)和(<1 m,40~60 em)区域内果实硬度最大;在(>2.6 m,<20 cm)区域内果实单果质量最大.④在(>2.6 m,<20 cm)区域内枝类STAR值最大,其次为(1.8~2.6 m,>60 cm)和(>2.6 rn,>20 cm)区域内,与其他部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果实的主要结果、高产区域(>2.6 m,>60cm)和(>2.6 m,20~40 cm)不仅光照好、果实品质优而且中长枝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