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河西地区沟灌条件下南瓜需水规律与产量效应,于2014,2015年以甜栗南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南瓜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果实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苗期灌水45 mm(T1),苗期灌水45 mm +伸蔓期灌水30 mm (T2),苗期灌水45 mm +伸蔓期灌水45 mm (T3),苗期灌水45 mm +伸蔓期灌水45 mm +开花坐果期灌水30 mm (T4),苗期灌水45 mm +伸蔓期灌水45 mm +开花坐果期灌水45 mm (CK)。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果径大小逐渐增加,而不同灌水频率对南瓜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南瓜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频率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不同生育期阶段耗水量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开花坐果期>伸蔓期>苗期>发芽期,日耗水强度大小依次表现为:伸蔓期>开花坐果期>苗期>发芽期。2个试验年度中,T2(2014年)和 T4(2015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最大,较 T1和 CK 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4.80%,19.71%(2014年)和25.59%,1.89%(2015年)。T2、T3、T4和 CK 处理的产量分别较 T1处理显著增加了24.59%,29.75%,23.07%,21.20%(2014年)和39.81%,55.22%,71.85%,74.93%(2015年)。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在河西绿洲灌溉条件下南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因此,南瓜伸蔓期和开花坐果期为南瓜需水关键期,在该生育期内适度灌水可显著提高南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