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三层分布式结构进行阐述,针对多端协调控制功能,提出直流控制系统设计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站间协调控制层、极控制层和换流器控制层,其中在站间协调控制层采用多端主控制器来实现各换流站控制器间的协调,保证直流多端电网失去直流电压控制站后,继续维持直流电网电压在额定值附近。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中组网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提出基于站间快速通讯的多站协调控制和基于上层控制的多站协调控制,这种方式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间协调控制是有效的。
推荐文章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通用控制策略
柔性直流输电
通用控制策略
下垂控制
电压裕度控制
灵活裕度控制
基于最优潮流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多目标优化
最优潮流
直流控制策略
基于MM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控制保护策略
多端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多点直流电压控制
直流线路故障
控制保护策略
基于MMC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电压优化平衡
阀侧交流母线差动保护策略
换流器区保护策略
多端MMC-HVDC
仿真试验系统
故障仿真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架构和策略
来源期刊 南方能源建设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协调控制 通讯组网 控制策略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专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756.2
字数 4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英 42 526 12.0 21.0
2 田杰 53 1123 19.0 32.0
3 董云龙 29 528 12.0 22.0
4 胡兆庆 12 250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76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协调控制
通讯组网
控制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能源建设
季刊
2095-8676
44-1715/TK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天丰路1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