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华支睾吸虫感染中,肝脏局部高水平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是否与内源性白细胞介素33(IL-33)有关.方法 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小鼠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变化;利用抗ST2抗体阻断IL-33与ST2的作用,观察对感染后小鼠肝脏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影响.结果 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显著增多.阻断IL-33与ST2的作用,能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肝脏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2.07%±1.58% vs 7.69%±0.68%;P<0.01).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后,IL-33参与肝脏局部高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的维持.
推荐文章
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小鼠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华支睾吸虫
囊蚴
病理变化
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的试验研究
华支睾吸虫
FVB小鼠
肝脏
病理变化
嗜酸性粒细胞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
血细胞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
血栓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L-33参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小鼠肝脏嗜酸性粒细胞的维持
来源期刊 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白细胞介素33 嗜酸性粒细胞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免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8-9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31/j.cnki.immunol.j.2016018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支睾吸虫
白细胞介素33
嗜酸性粒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8861
51-133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
78-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7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