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震后功能可恢复结构已成为地震工程的研究热点.在剪力墙间设置的耗能连梁可用于震后功能可恢复联肢剪力墙结构,并且可与上部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开设置.耗能连梁受损后容易实现震后更换,但楼板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较大的损伤且不易修复.为了减小楼板的地震损伤,提出了一种开槽式楼板,其主要特征是在楼板与剪力墙相接的界面处,设置一定宽度的槽口并用聚苯板填充.聚苯板的存在能够耗散结构的地震能量,避免混凝土板出现较大的损伤.设计制作6块混凝土楼板,包括4块传统钢筋混凝土楼板与2块开槽式楼板,通过试验比对了大变形时楼板的裂缝宽度和极限变形能力,总结了开槽式楼板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楼板相比,开槽式楼板在控制裂缝宽度和提高极限变形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推荐文章
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及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加气混凝土
普通水泥砂浆
承载力
试验
钢筋混凝土楼板早期开裂的计算模型
钢筋混凝土
楼板
裂缝
计算模型
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
现浇钢筋混凝土
楼板裂缝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和控制探究
现浇钢筋混凝土
楼板
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开槽式钢筋混凝土楼板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楼板 剪力墙 耗能连梁 开槽构造 裂缝宽度 变形能力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混凝土与组合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1
页数 分类号 TU375.3|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6.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88 760 15.0 23.0
2 潘鹏 清华大学北京市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4 1013 16.0 31.0
3 邓开来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55 3.0 7.0
4 张东彬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 3 1.0 1.0
5 李一昕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6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筋混凝土楼板
剪力墙
耗能连梁
开槽构造
裂缝宽度
变形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