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水平( OPG)和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皮功能和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分为不稳定斑块组(61例)和稳定斑块组(59例)。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血清OPG水平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内皮功能的一个标志)水平,比较各组的血清OPG和ADMA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OPG水平与不稳定斑块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清 OPG水平>稳定斑块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 ADMA水平>稳定斑块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OPG与ADM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不稳定斑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和ADMA水平是不稳定斑块独立决定因素(β1=0.245,P=0.020;β2=0.240,P=0.02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与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 OR:2.65,95%CI:1.13-6.98,P=0.014)。结论血清OPG水平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和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塞
脑梗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
复发
D-二聚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SE-CAD、PDGF-B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血清Vaspin、Omentin-1、Resistin与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腹腔脂肪型丝氨蛋白酶抑制剂
血清网膜素-1
抵抗素
斑块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和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皮功能及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来源期刊 辽宁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梗死 骨保护素 内皮功能 粥样硬化斑块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礼环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8 27 3.0 4.0
2 苟怀宇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 67 5.0 7.0
3 陈艳秋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3 7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骨保护素
内皮功能
粥样硬化斑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722
21-1129/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79号
8-99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