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虽然近年来胃癌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因此,探寻更加特异、灵敏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尽早明确诊断和选择治疗方式,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体液检测及无创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循环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出现,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并为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带来希望.该文主要综述胃癌相关的循环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包括循环游离DNA,FERL4等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s),miR-200c、miR106a、let-7a等微小RNAs (miRNAs),癌症相关自身抗体,以及通过血清蛋白质组学确定的标志物等.
推荐文章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评价
胃肿瘤
肿瘤标记,生物学
诊断
预后
胃癌中甲基化的作用及相关预后标志物研究进展
胃癌
甲基化
预后
生物标志物
自身抗体——肿瘤新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自身抗体
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肿瘤抗原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志物
胃癌
病理学分期
应用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胃癌相关循环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 循环肿瘤标志物 微小RNAs 长链非编码RNAs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9-6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35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2/j.cnki.jcls.2016.09.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珉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 38 238 8.0 13.0
2 王套瑞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循环肿瘤标志物
微小RNAs
长链非编码RNA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