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种植油松苗木组,增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不同处理0-15 cm土层NO3-N含量均显著小于15-30 cm层;而在未种树组,增温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NO3-N含量,0-15 cm土层NO3--N含量显著高于15-30 cm层,这表明增温促进了油松苗对NO3--N的吸收.②在种植油松苗木组,增温(ET)、增CO2(EC)及两者的共同作用(ETC)均显著增加了土壤NH4+-N、DON和TSN含量;在未种树组,ET显著增加了土壤NH4-N、FAA、DON和TSN含量,EC和ETC对NH4+、FAA、DON和TSN含量具有微弱影响或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0-15cm层土壤NH4+-N、FAA、DON和TSN的含量显著大于15-30 cm层.③种植油松苗木组土壤NO3-N、NH4+-N、FAA、DON和TSN含量均显著低于未种树组,这是由植物对氮素的吸收消耗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EC、ETC主要通过植物根系作用促进了NH4+-N、DON和TSN含量增加,而ET处理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来促进NH4+-N、FAA、DON和TSN含量的增加.
推荐文章
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增温
增CO2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紫外吸光度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
土壤颗粒粒径分布
分形维数
亚高山针叶林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特征的研究
川西亚高山
针叶林
林窗特征
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西类针叶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活性
开顶式生长室
全球气候变化
亚高山针叶林
青藏高原东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增温 增CO2 硝态氮 铵态氮 游离氨基酸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总氮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2-66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50809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咏梅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6 437 11.0 16.0
2 邓书林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6 1.0 2.0
6 刘芙蓉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8)
共引文献  (309)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温
增CO2
硝态氮
铵态氮
游离氨基酸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总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