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建立北美海棠组培快繁体系,以北美海棠一年生休眠枝条为外植体,经过体外消毒后,将带有腋芽的茎段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进行无菌苗的培养,然后剪取带有腋芽的北美海棠无菌苗的茎段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芽的增殖培养,从中筛选出增殖效果最好的培养基配方组合,之后将再生出的小芽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的伸长生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中筛选出伸长效果最好的培养基配方,之后待到伸长培养的小苗长到5 cm时,将其从外植体上剪下接种到含有不同生长素的生根培养上进行生根培养,从中筛选出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经过不同阶段的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增殖效果最好的培养基配方为MS+1.5 BA+0.5 IAA+30 9·L-1蔗糖;伸长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0.5 BA+1.0 IAA+30 g·L-1蔗糖;生根效果最好的为1/2 MS+0.5 NAA+20 9·L-1蔗糖.本试验结果将会应用在北美海棠优质苗木的快繁及育种研究中.
推荐文章
'高原之火'北美海棠叶片组培快繁再生体系
'高原之火'北美海棠
组织培养
叶片再生体系
组织细胞学
日本圆叶海棠的组培快繁技术
日本圆叶海棠
组培快繁技术
丽格秋海棠组培微繁的研究
丽格秋海棠
组培
移栽
贴梗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贴梗海棠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美海棠组培快繁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培养基 激素 增殖培养 分化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661.4
字数 51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00.2016.08.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静慧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289 1260 17.0 23.0
2 刘艳军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171 940 15.0 22.0
3 李建科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70 515 12.0 19.0
4 黄俊轩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72 613 12.0 22.0
5 李雕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24 3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培养基
激素
增殖培养
分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农业科学
月刊
1006-6500
12-1256/S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农科大厦1905室
6-16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