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发情率低是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饲养的难题之一,也是制约圈养大熊猫繁育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大熊猫圈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圈养大熊猫的发情率有了大幅提高,但并未达到特别高的水平.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006-2012年参与繁殖计划的圈养成年雌性大熊猫种群的发情率进行统计发现,2009-2012年每年雌性大熊猫的发情率高达90%以上,较2006-2008年的发情率有显著提高.2006-2012年,该大熊猫种群的饲养和管理模式、食物结构都未变化,但从2009年起圈舍环境有明显变化.经分析,该种群发情率的变化与圈舍面积、圈舍地形、圈舍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类等因素变化有关.本研究为提高圈养大熊猫的发情率从改善大熊猫圈舍条件的角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推荐文章
圈养大熊猫的行为训练
圈养
大熊猫
行为训练
圈养大熊猫一年发情两次现象初探
异常发情
圈养
大熊猫
圈养大熊猫的部分行为训练
圈养
大熊猫
行为训练
竹制屏障对圈养大熊猫行为影响的初探
大熊猫
竹制屏障
非期望行为
福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圈舍环境对圈养大熊猫发情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熊猫 发情率 圈舍环境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资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6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59.8|Q958.1
字数 3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4/j.issn.1000-7083.201601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贵权 8 46 4.0 6.0
2 王承东 11 12 2.0 3.0
3 魏明 3 5 2.0 2.0
4 黄治 3 5 2.0 2.0
5 罗波 1 2 1.0 1.0
6 胡海平 2 2 1.0 1.0
7 严啸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熊猫
发情率
圈舍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