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丛书以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为载体,以民族道德传统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弘扬为基本线索,揭示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逻辑性、规律性,把握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积极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丛书共8卷,即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由王泽应、张怀承、彭定光、李培超、高恒天教授共同参与完成。丛书视野开拓、史论结合,集思想性、创新性、科学性于一体,建构了一个观点正确、逻辑谨严、论述有据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体系,并由此形成一门新兴学科。
推荐文章
治水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治水
民族精神
塑造
承继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优秀传统思想
承继
中华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价值核心
文化主导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浅析
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8卷本)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史论结合 道德传统 历史内涵 魏晋南北朝 基本线索 生活史 新兴学科 创新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3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史论结合
道德传统
历史内涵
魏晋南北朝
基本线索
生活史
新兴学科
创新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