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仪器与医疗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接收的106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为联合放射组和PKP组。PKP组给予传统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联合放射组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基础上联合125Ⅰ粒子植入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 S)及病变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来评估治疗后临床症状转归情况,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Tx、ICTP和BAP等指标表达水平,并于治疗后7天、1个月及6个月定期随访。结果:所有纳入患者治疗过程顺利,两组患者治疗后7天、1个月及6个月随访记录的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放射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增加幅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联合放射组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显著低于PKP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放射粒子125Ⅰ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不仅能有效恢复病变椎体的高度,而且能在迅速缓解肿瘤所致的疼痛的同时有效地抑制患者血清中NTx、ICTP和BAP的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
来源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学科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125Ⅰ 联合治疗 血清学检测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76/mimt201606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鑫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 104 399 10.0 16.0
2 姚伟涛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 20 25 3.0 4.0
3 蔡启卿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 19 34 3.0 4.0
4 高嵩涛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 18 29 3.0 4.0
5 王家强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 13 21 3.0 4.0
6 李坡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 8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125Ⅰ
联合治疗
血清学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仪器与医疗
双月刊
2095-5200
10-1084/TH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