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作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重要的组成部分,铅锌银成矿作用显著,形成得耳布尔、二道河子、比利亚谷三个大型铅锌矿床.笔者在详实的矿床地质考察基础上,对上述矿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流纹质火山岩为(高K)钙碱性系列,安山质火山岩为高K钙碱性系列;二者具明显继承性,并体现一定程度差异,应为同一期次岩浆作用下的不同火山作用旋回产物;岩浆源区以含斜长石的榴辉岩或麻粒岩相为主体,岩浆形成深度较浅、压力较低,仅少数岩浆作用深度可达地幔,呈榴辉岩相.结合LA-ICP-MS U Pb年龄,根河地区流纹质火山岩系列(159.2±1.8Ma,163.6±1.3Ma)至安山质火山岩(144~128Ma)系列岩浆来源由壳幔混源向幔源转变,然而由于处于鄂霍茨克洋“剪刀式”闭合作用的东侧区段,中侏罗世晚期一晚侏罗世早期研究区整体仍处于造山带环境,上述铅锌矿床即形成于该造山作用之后的相对伸展环境.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北上其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晚石炭世
石英二长闪长岩
LA-ICP-MS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甲乌拉铅锌银矿床石英二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铅锌银矿床
石英二长斑岩
锆石U-Pb年龄
甲乌拉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北段吉峰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大兴安岭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
古太平洋构造体系
锆石U-Pb年龄
A型花岗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铅锌银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 U-Pb年龄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根河地区 铅锌银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造山带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9-2774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10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长纯 25 50 5.0 5.0
2 邵军 11 124 5.0 11.0
3 张璟 8 16 2.0 3.0
4 周永恒 29 45 4.0 5.0
5 石绍山 10 37 4.0 6.0
6 贺锋 6 6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4)
共引文献  (710)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6(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7(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8(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6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1(5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2(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3(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兴安岭
根河地区
铅锌银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