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移动通信系统过载传输,在稀疏图多址接入基础上,将低密度扩频技术拓展至多载波传输系统,设计了基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的多进制联合稀疏图。该多进制联合稀疏图通过变量节点和置换节点,将低密度扩频矩阵和多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校验矩阵结合起来,使得系统的接收端能够在整幅稀疏图上同时完成多用户检测和信道译码。多进制联合稀疏图融合了扩频、多载波调制和信道编码等技术,包含多维信号的综合协作处理。计算机仿真表明,多进制联合稀疏图MC‐CDMA在系统严重过载情况下,仍然能达到理想的通信性能。
推荐文章
软判决译码在多进制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多进制扩频
卷积编码
软判决译码
编码效率
误码率
无线通信技术
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及应用
QPSK
QAM
VSB
COFDM
DWMT
SDMT
S-OFDM
基于Matlab的多进制数字调制仿真
Matlab
通信原理
仿真实例
多进制数字调制
矿井巷道协作 MC-CD MA 功率控制与扩容
编码协作
多载波码分多址
子载波功率控制
用户容量
矿井巷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C-CD MA 系统中的多进制联合稀疏图设计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载波码分多址 多载波传输 多进制联合稀疏图 检测 译码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与信息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1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急波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40 1042 15.0 28.0
2 雷菁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69 329 11.0 14.0
3 文磊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62 5.0 7.0
4 王建新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9 85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载波码分多址
多载波传输
多进制联合稀疏图
检测
译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