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涡携液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适用界限认识不清等问题,制约了涡流排水采气工艺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涡流场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在涡流场中,小液滴在垂直方向上额外受到了马格纳斯力和滑移-剪切升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使得液体随着管壁螺旋向上运动,从而提高了气井携液能力.然后,自行设计制造了实验装置,进行了涡流气-液两相流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物理实验结果表明:涡流工具能够将压力能转换为动能,在高流速下涡流工具可将段塞分层流转变为螺旋流,提高了气体持液率;在低流速下,涡流工具起到挡板作用,阻止液体滑脱;产气量、产水量、井斜角和工具叶轮高度是影响涡旋效果的主要因素.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管壁形成了一层高速螺旋液膜,管道中部为气体,随着管壁和轴线流速逐渐平衡,螺旋流也随之减弱.
推荐文章
气井携液机理与临界参数研究
气井
携液机理
气液两相
垂管流
临界流速
动能因子
环雾流
天然气集输管道涡流工具工程应用研究
积液
涡流工具
螺旋流
表观气速
表观液速
工程验证
气井中涡流工具携液携砂效果模拟
气井
涡流工具
携液
携砂
入口速度
气液比
砂粒直径
涡流工具在气田地面集输上的应用研究
涡流工具
集输管线
压降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模与物模相结合研究涡流工具携液机理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涡流工具 携液机理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8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江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6 5 2.0 2.0
2 许剑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13 14 2.0 2.0
3 赵哲军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26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涡流工具
携液机理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